首页 >> 王小恺

2012摧枯拉朽之后的思索

2022-10-19 13:13:57

《2012》摧枯拉朽之后的思索

中国娱乐网独家授权稿件 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对于看完灾难影片《2012》,怀着难以平复的心情走出影院的观众来说,大呼过瘾是远远不够的,视觉上的特效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世界末日来临时的震撼:约翰肯尼迪号航空母舰和白宫在巨浪的卷裹中相撞;洛杉矶城在地裂的轰鸣声中塌陷沉没;从喜马拉雅山上直冲而下的洪水,这个世界上陷入了巨大的苦难之中,被坍陷的建筑掩埋的亲人,从废墟中艰难爬行的幸存者,在洪水中消逝的生命这一切都在瞬间发生,都在那个可怕的预言应验的瞬间发生,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毁灭更是一种重生。《2012》在摧枯拉朽的毁灭之后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

一、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电影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必然要承载一定的社会意义。只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而在剧情上苍白无力的影片很难成为经典而永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2012》故事脚本来源于玛雅预言,剧情上曲折丰富,高超的特效制作技术使影片更具动感,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这些都注定了它将成为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影片不仅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尽管是一种毁灭人类文明的形式,同时也更加关注人类未来的走向,这就是影片所具有的教育意义,也是其能够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信仰的缺少、精神的堕落、工具理性毁灭了人们的理想,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则显得更为突出,这些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当人们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喋喋不休的争吵谩骂时,世界末日却降临到日益消沉的人类社会,这时候生命在自然面前脆弱到不堪一击,面临着家园的毁灭和亲人的离去,人们陷入了空前的苦难之中。在苦难来临时,人类或许能够更冷静的思考生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就是《2012》对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体现。

二、人性的光辉超越了灾难的阴霾

《2012》是一部灾难影片,它没有摆脱以往灾难影片对人性释读的传统,因为在灾难面前,人性所迸发出来的光辉与力量才是人类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根本。当玛雅预言如约而至,世界陷入空前的毁灭与磨难时,我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敢的坚持,坚持改变这种世界末日的命运,人们潜意识中的这种意志品质成为了人类自我救赎的法宝,而正是在这种艰苦卓越的斗争中,我们得以重获生机。英雄在灾难片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空前的灾难面前人类需要一个精神指引者,但英雄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可以是仅凭一己之力而力挽狂澜者,也可以是更加真实更加具有贴近性的普通人,《2012》中由约翰•库萨克饰演的学术研究者无疑是后者的代表,他拥有敏锐的头脑和科学的预判力,同时他也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的成功依靠的不是个人超凡的能力,而是人们的团结合作。在苦难面前,人类只有聚合起来才能变得更加的强大,影片来自与汶川地震救灾的场景也显示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2012》中人性的光辉超越了灾难的阴霾。

三、《2012》之后无出其右者?

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们现在无法给出答案。《2012》在上映之前就被评论界普遍认同为灾难片的终结之作,对于这种评价我们可以举出一大推的理由,04年引起轰动效应的《后天》所呈现出的灾难只是这部电影灾难总量的十分之一,我们在视觉上得到的强烈震撼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除演员薪酬以往2亿美元的特效制作费用更能让质疑者闭上嘴巴。更为重要的是影片所表达出来的对于人类命运的反思以及其教育启示意义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无论是灾难形式,还是启示意义;无论是剧情设置,还是情感表达;无论是视角的选择,还是拍摄的技巧,与以往的灾难片相比,《2012》毫无疑问是真正的王者。到《2012》,几乎所有的灾难类型都该演完了,但谁都知道灾难片还得继续。一定程度上而言,灾难片所表达的是一种忧患意识,强调人类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种忧患意识一旦消失,人类真正的灾难或许就真要来临了。从这点上来说,灾难影片还要继续发展下去,《2012》几乎垄断了灾难片的所有领域,今后灾难片的拍摄就需要挖掘更多视角,我们期待今后能够欣赏到超越之作。

如果说人们会因为心理原因而对《2012》中所呈现的灾难特效产生视觉疲劳的话,那可以肯定的说,《2012》留给人类的反思必将延续下去,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问题不仅具有普世意义,也是人类发展的症结桎梏,我们必须要面对这些问题挑战,只要这样才能真正避免世界末日的到来。文/抚摸三下

保定市万用手册

兰州市腈纶设备

金华市塑料制袋机械

兰州市青绿苔草

长沙市网络交换机

友情链接